【迎评促建】校企合作举办AI时代翻译实践与产学协同创新研讨会

时间:2025-03-17

3月13日,广西外国语学院与广西达译科技有限公司在广西外国语学院图书馆1楼校友文创中心隆重举行“AI时代翻译实践与产学协同创新”研讨会。学校教务处、欧美语言文化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的领导和多语种翻译教学教师代表以及翻译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时代下翻译行业的发展与翻译教学创新。

开幕式:聚焦AI时代的翻译挑战与机遇

研讨会由欧美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姚康副教授主持。在开幕式上,姚康副院长指出,当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翻译行业的生态格局,这不仅对翻译行业从业者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对高校翻译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冲击。他强调AI时代翻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创新教学改革需要校企双方共同探索。

学校教学督导团总督导兼欧美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宋亚菲教授在开幕辞中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并对广西达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我校长期的翻译实习实践教育基地,对我校培养提升学生翻译能力的实践教学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她期待本次校企合作的研讨会能够为学校的多语种专业的翻译教学和实践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

主旨演讲:AI在翻译实践与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广西达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家裕先生发表了题为《AI在翻译实践与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的主旨演讲。黄副总经理在企业长期从事计算机大模型应用软件开发,他从大模型的工作原理和底层逻辑入手,对比了机器翻译与人工大模型的优劣,并预测NMT(神经机器翻译)与LLM(大语言模型)或将成为未来主流。他详细介绍了AI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大模型的翻译方式、译后编辑的工作重点等,他结合自己的丰富实践指出在利用AI提高翻译效率的时要清醒认识其局限,并提醒教师们在实践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在翻译教学方面,黄总介绍了AI在课堂教学支持、学生能力培养、评估与反馈等场景下的应用,并强调了数据隐私、内容真实性等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案例分享:AI驱动的翻译教学创新设计

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陈盈竹老师是学校近期组建的AI技术应用教学改革创新团队骨干。她率领教学团队在2024年第二十三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数字化大赛中获文科组一等奖,并在大赛闭幕式上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展示她的教改案例。在研讨会上她详细介绍了自己在翻译教学中应用AI赋能教学在课前启化、课中内化和课后转化三个阶段以及“三阶七环”的教学模式。她在课前制作了用AI生成数字人的微课,在课中用不同的AI软件优化教学素材和翻译实践,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翻译实践,提升学生译后对文本分析能力等创新探讨。作为外语教学的青年教师,陈盈竹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应用AI赋能课堂教学改革,展示了AI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无限可能。她的创新案例极大鼓励了教师们在当前AI浪潮中勇为冲浪者。

校企对话:深度探讨AI时代的翻译人才培养

在校企对话环节,翻译行业专家与外语教师就“AI时代翻译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AI时代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行业对翻译从业者的能力要求”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双方一致认为,AI时代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产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不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需增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在当今AI大模型赋能各行各业的大潮中,特别需要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软件从事管理工作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翻译行业对从业者较强综合能力的需求。

签约仪式:校企合作再续新篇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AI时代的翻译实践与教学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深度对话的平台,期待未来能够通过更多的合作与探索,共同推动翻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研讨会后,广西外国语学院与广西达译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校外实习实践教育基地续签仪式。宋亚菲教授与黄家裕副总经理共同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标志着校企在翻译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一审:苏兴遥 二审:黎国芳 三审:梁淑辉